作者:鄭騫

▲ 引言:

  傳說日本信州一座荒遠的山村,有著「棄老」的傳統......,當地的老人一旦活到七十歲,就會被家中的長子背到深山中遺棄......,獻給「楢山」的山神......。

改編自作家深澤七郎《楢山節》一書的電影「楢山節考」榮獲 1983 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部片的劇情一說是日本古代社會真實發生的故事,但也有人認為並無嚴謹的信史紀錄或考證不過是一段荒誕不經的寓言。在我看來,全片透過對村民生活與異俗的描述影射出日本島國文化獨有的歷史情境,藉此探索嚴苛的生存環境是如何真實又殘酷地考驗與形塑人性。

 

▲ 劇情介紹:

  一座位於楢山山腳下的山村,人口大約 200 人,極度荒僻貧瘠,村民傍山而居,墾山畋獵維生,平日敬奉「楢山」的山神,胼手胝足地艱苦度日,在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卻藏伏著一股抑鬱之氣。

69 歲卻依然健朗的老奶奶阿珍(阪本スミ子飾)在丈夫利平失蹤後毅然擔負起照顧全家,獨自帶大兩個兒子與三個孫子的責任。利平的長子辰平(緒形拳飾)一直隱瞞自己在 15 歲時殺害父親利平的事實,原因是嫌惡身為長子的父親生性怯弱,始終抗拒自己的「天職」而不願扛揹母親上聖地「楢山」終老,一次獵熊行動中利平與兒子辰平發生齟齬,被憤怒的辰平所弒。利平的失蹤,在不知情又遭逢大旱的族人心中烙印下叛離族群,推卸責任又拋家棄子的罪愆,因而遭受族人唾棄,更令妻子阿珍(辰平的母親)蒙羞,喪盡顏面。利平死後,魂靈受山神懲罰在野地徘徊不散,也在辰平心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霾......。

依據傳統慣例,孱弱罹病者是嚴禁上「楢山」的,所以上「楢山」赴死終老,是村中健康老人的特權,更是無上的「殊榮」。

某天,一心為了讓年幼的孫子多吃一口飯的阿珍婆婆,竟瞞著家人到後院的水缸邊找到了一塊石頭,不多想,張開嘴對準自己的門牙狠狠地敲了下去.....!看著蒼老一些的自己,阿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當晚就要求自己的兒子---辰平提前背自己上楢山......。

「朝山」前,須先沐浴更衣,召集「村老」在家中舉行儀式,由「村老」告知規範、禁忌與路徑:出門須「隱密不宣」,一路「禁語」。上山之路則是繞過後山山腰,穿過苳木林,爬上第三座山,匝繞三次山前的池塘後循階梯而上,越過山頭後再下行大約二里半的山谷,途中會經過有七個彎道的「七穀」,「七穀」的盡頭便是「馬背」,從那裏開始就是到「楢山」的路。

「楢山」位於叢山林野間,迂迴而上,遍地礫石,沿途草萊滋蔓,榛莽交雜,看似有路卻無路,險象環生。而且村裡的長老告誡辰平:「從山上回來時,絕不可回頭看......。」因為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見到「神」的容顏,被神接納,完成「朝山」的死亡之旅。

落日餘暉的籠罩下,疲累不堪又飽受煎熬的辰平終於在山頂巖岫處不捨地將母親放下。山風獵獵,眼下滿是前人狼藉散落的枯骨與啄食著腐肉的野鴉與兀鷹,無懼於亡靈出沒的陰森與淒寒,白髮皤皤的老母親以手勢示意將兒子驅離,然後一臉漠然地選定位置盤腿趺坐,神態肅穆自若,毫無怨懟。

此時,山區突然下起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場大雪,村老們說過:「瑞雪許豐年,朝山時下雪更是吉兆」。原先早已下山的辰平顧不得「絕不可回頭」的警語,一邊折返,一邊興奮地狂喊著:「阿母,下雪了......,阿母,下雪了......。」卻只見皚皚白雪中:阿珍雙手合十,凜然如一尊披著白袍的「雪地覺者」,眼眸含笑平靜地迎接死神的降臨......。阿珍這位堅毅的母親不願陷兒子於不義,更不願拖累家人與村民,做了最完美的自我抉擇......。

想到母親終將孤伶伶地凍餒氣絕,辰平再也止不住奪眶泉湧的淚水,或許就在那一刻,他終於體會到當年父親的脆弱......。父親寧願抗拒傳統;也不願仍然康健的母親死在自己的手上......。只是這一切不捨與部落的存續相較都顯得既卑微又無奈,甚至是大逆不道。

回程時,辰平窺見與母親同樣屆齡 70 的「新屋老伯」一路掙扎號哭,卻仍被自己的兒子「五花大綁」地「踹踢下山」......。不過,此時的辰平已有了新的體悟,那就是:「人並不完美,但仍須勇敢地依照天地自然的規律走下去。畢竟,宇宙自有一套維持生命秩序與和諧的方法。而這正是萬物生生不息的奧祕所在......。」

 

▲ 影片評析:

時空場域制約下的修煉

查閱史籍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社會文明與風尚習俗的創生都與整體族種的生存與繁衍息息相關,而小自微觀的粒子大至宏觀的天體都受到各自時空場域的制約,所以在不同文化情境下處理死亡的「終老儀式」也就因此而有差異。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人類不同的生存方式,演化出不同的生活習俗,衍生出不同的生命價值觀。

嚴酷環境下扭曲的人性

楢山的「朝山儀式」雖有其不得不然,但看似壯烈成仁的「武士神話」背後卻也是難脫仇老習俗下的「另類自戕」之嫌。島國型態的日本,位處太平洋邊緣地層震盪激進的區塊,土地與物資也相對乏弱,自古是以神道立國,透過對神化天皇來統御眾民。12 世紀後「幕府時期」地方政權的慘烈爭鬥更淬礪出大和民族獨特的「武士道」文化。在「武士精神」影響下,一方面以「赴死為榮,貪生為辱」的觀念深植人心;另一方面卻助長了後來日本「軍國主義」向外擴張的氣焰。

在我看來,本片的導演今村昌平企圖透過對楢山「終老儀式」的詮釋,探索島國情境下日本「國族意識」的根源與文化思維的邏輯底蘊;切身省思此一文化內涵對日本可能帶來的負面威脅與困窘;更進一步地使觀眾在看完全片後能冷靜理性,設身處地的尊重不同處境下的文化差異。

母愛的迷思

古代的中國(西漢的《列女傳》)與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都不約而同地視母愛為一切道德教化的基礎,強調「善於教養,灌輸子女道德典範的母親」比只知道一意撫愛與呵護衣食的父母更值得認同與讚揚。老奶奶阿珍雖是一介村婦卻能在部落公義與母子私情的衝突下捍衛邦眾的集體利益,成功地彰顯了母愛的真諦。

弱勢族群的悲情

中國史上不乏「災荒之年,易子而食」的現象,阿拉伯沙漠的牧民---貝都因人(Bedouin)有在莽莽黃沙中「悶殺女嬰」的殘忍行徑,而片中的村民為了防範人口過剩也有「如果是男孩,就殺死,如果是女孩,就拿去賣錢。」---「殺嬰鬻女」的野蠻陋俗,以致冬雪融化後常發現有死嬰被棄置在田野溝壑間。事實上,蠻荒蒼莽的遠古時代「個體意識」在靠狩獵技巧以求生的原始部落常常是受到正面鼓勵的,充斥著各類的搏鬥與殺戮的野地經驗雖然造就了許多「英雄神話」,但是在「存活優先」的現實考量下,技巧生疏或老態龍鍾也同時成為族人的包袱與負擔,所以「犧牲個體以保全集體」就成了至高的神聖準則。尤有甚者在物資貧乏困頓,求生不易的環境中,除了「重男輕女」外,「老弱殘疾與不勞而獲者」更是部落的公敵......。

「大同」境界的遙不可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大同篇》

自古以來「生」或「死」就是一個嚴肅的議題:儒家文化中關於「世界大同」終極境界的追求與推崇,無疑地成功轉化且昇華了原始人性因私與慾可能造成的邪惡與墮落。而任何形式的奉獻與犧牲,只要不是出於個人道德內化後的心甘情願(阿珍婆婆),就是泯滅人性的「強人所難」(新屋老伯),不論是披著神聖外衣的虛假信仰或是高舉國家至上的民族大纛,本質上都是一種「不擇手段的暴力」,這不僅反映著人類「心性修為」的層次高下;更是世間美善與醜惡的唯一判準......。

生命是無價而珍貴的,21 世紀的今天,人口的老年化已是全球許多國家面臨的困境,本片或許可以提供吾人一個全新的視野與思維,重新審視人性的詭譎與可能的墮落......。

⃟(版權所有 請勿任意轉載或抄襲)

arrow
arrow

    Vic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